一、系部简介
网络工程专业于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专业设立以来,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积极探索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该专业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方面已建立起完善的建设体系。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方面,与北京华晟经世教育集团的合作共建项目,充分发挥了高校在基础理论培养方面的扎实全面性以及企业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先进高效性。通过这种合作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场竞争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网络工程专业于2023年获批校级一流专业称号。
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条件良好,建设有华三网络实验室、华为无线网络实验室、锐捷网络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Linux实验室等,改造多个教室为学生自主学习机房,目前实验室面积2200平方米,设备总资产945万元。基本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网络工程系历年招生情况: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OBE教育理念,培养立足内蒙古,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守法律法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社会责任感,符合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及岗位需求,系统掌握云计算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软硬件工程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熟练使用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能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云系统部署、项目规划、运行维护、应用开发等工作,具备“优品德、强能力、能创新、留得住、下得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五年专业工作后,能在专业领域达到中高级工程师的水平,能承担中小型系统的分析、设计、运维、项目集成等工作,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
本专业将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开发实践能力、团队合作与学习创新的职业素质。通过系统的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多级课程实践、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与实训,学生将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开发技术和工具,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场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课程建设
根据培养目标和本学科的技术发展趋势,系内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现建设有自治区一流课程,自治区开放课程,校级一流课程及校级金课。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建设成果 |
C语言程序设计 |
专业基础 |
自治区在线课程、校级混合课、校级一流课程 |
计算机网络 |
专业核心 |
自治区级线下一流课程 |
数据结构 |
专业核心 |
校级精品课程 |
数据库原理 |
专业核心 |
自治区在线课程 |
操作系统 |
专业核心 |
校级精品课程 |
Linux操作系统 |
专业限选 |
校级思政示范课程 |
课程体系图:
四、师资力量
系内现有专任教师8人,由正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组成,助教1人,全部取得硕士学位,其中博士1人。
专任教师 | 职称 | 主讲课程 |
刘仁山 | 教授 |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无线网络技术、路由与交换技术、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
佟晓妍 | 副教授 | 计算机网络、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高级应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
王塔娜 | 副教授 |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人工智能 |
李威 | 讲师 | 计算机导论、Python语言、PHP动态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基础、Java语言程序、C语言、Web前端 |
秦泰 | 讲师 | Linux操作系统基础、 Hadoop基础与应用、 虚拟化技术、 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 |
德文智 | 讲师 | TCP/IP协议分析、路由与交换、无线网络技术 |
娜琳 | 讲师 |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TCP/IP协议分析 |
刘英杰 | 助教 | 虚拟化技术、 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 |
五、学科竞赛
网络工程系积极推行“以赛代考、以赛代训”的教学模式,旨在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目标。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赛事中成绩斐然。
六、校企合作
目前,我系正与北京华晟经世教育集团进行专业共建,已有4届毕业生,网络工程专业以“三协同,双强化”为核心,推进网络工程专业的产教融合,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构建了师资协同、课程协同和文化协同的育人模式,并且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在师资协同方面,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形成“双师型”队伍,确保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协同方面,双方共同制定行业导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融入OBE理念,使教学内容紧跟产业发展,采用“做中学”模式,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文化协同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技术论坛和创新竞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三协同、双强化”模式,网络工程工程专业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培养了大量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我们主要在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体系标准以及人才培养合作方面进行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专业基础理论培养方面的扎实全面优势,以及企业在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先进高效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场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实习
网络工程系与多家区内外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在大四年级进入企业进行集中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主要实习实训基地:
基地名称 |
建立时间 |
年可接纳学生总数(人次) |
ICT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训) |
2018 |
100 |
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实训) |
2022 |
100 |
北京华晟云南经管学院实训基地(实训) |
2024 |
80 |
以数字化建设为引领,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对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革实践。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成效。然而,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推动网络工程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网络工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