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列表

软件工程系

一、系部简介

成立于2008年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软件工程系,确立了明确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良好的毕业生就业成果。该专业致力于培育能够满足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在软件工程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并能在生产一线从事软件分析、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目前,该专业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方面已建立起完善的建设体系。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方面,与北京中软国际教育集团的合作共建项目,充分发挥了高校在基础理论培养方面的扎实全面性以及企业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先进高效性。通过这种合作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场竞争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在2024年荣获校级一流专业称号,该系部配备了6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包括软件工程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训室1、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技术实验室、基础课教学机房1和基础课教学机房2。这些设施已基本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软件工程系历年招生情况: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呼伦贝尔,面向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培养能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具备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能在生产一线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将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开发实践能力、团队合作与学习创新的职业素质。通过系统的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多级课程实践、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与实训,学生将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开发技术和工具,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场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课程建设

根据培养目标和本学科的技术发展趋势,软件工程专业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现建设有自治区一流课程,自治区开放课程,校级一流课程及校级金课。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建设成果

C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

自治区在线课程、校级混合课、校级一流课程(2021

Java程序设计

专业核心

校级金课(2018),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

数据结构

专业核心

校级精品课程(2015

数据库原理

专业核心

自治区在线课程(2022

操作系统

专业核心

校级精品课程(2014

Web前端开发技术

专业限选

校级混合课程(2018

Java Web程序设计

专业限选

自治区一流课程(2023

 

 课程体系图:

 

 

四、师资力量

软件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9人,由正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组成,全部取得硕士学位,其中1人博士在读。

专任教师

职称

主讲课程

辛日华

教授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基础等

王荣芝

教授

Java程序设计、JavaWeb程序设计、Java开源框架、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

庄新妍

副教授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C++Java语言基础、.net程设计、Web前端技术开发、Spark大数据分析技术

马秀荣

副教授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net程序设计、Java语言基础、Python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

王化宇

副教授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Web前端开发技术、Java Web程序设计、平面设计等

周洪翠

副教授

软件工程 web程序设计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分析与设计 Spark大数据分析技术

包冬梅

副教授

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

张天怡

讲师

Java程序设计、 Java Web程序设计、移动App开发技术、软件测试

苑芳

讲师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项目管理

 

五、学科竞赛

软件工程系积极推行以赛代考、以赛代训的教学模式,旨在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目标。每年系里举办程序设计竞赛软件设计竞赛两项重要赛事,从中选拔出的精英队员将接受集中培训,并代表学校参加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的竞赛。在过去的三年中,学生们在省级以上的各类赛事中荣获奖项超过40项。

六、校企合作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已经与多家知名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软件工程系的合作办学企业。

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全球40个城市设有49家分支机构,员工总数达到6万人。公司于2008年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中软国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中软)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40个实训基地,每年培训人数超过70,000人次。2021年,中软与我院共同开设开始了软件工程(国际服务外包)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Java企业级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毕业生在软件工程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并能在生产一线胜任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运营和管理工作。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重点在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体系标准以及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软件工程系致力于以平台+模块的方式升级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OMO实践教学体系,逐步提升学院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教学能力。依托软件工程相关产业的岗位需求和人才标准,致力于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发挥高校在专业基础理论培养方面的扎实全面优势,以及企业在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先进高效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职场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实习实训

软件工程系与多家区内外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在大四年级进入企业进行集中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主要实习基地:

 

基地名称

建立时间

年可接纳学生总数(人次)

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

150

北京优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8

50

北京甲骨文

2016

60

大连软件园

2016

100

 学生中软实习情况:

 

 

八、学生就业

软件工程系的毕业生历年来的就业情况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势,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些毕业生主要在众多知名IT企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的身影遍布了包括北京、大连、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以及呼伦贝尔等在内的多个城市。这些城市作为中国IT行业的重要基地,为软件工程系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