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列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介绍

一、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本科招生,从2011年开始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实习实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于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原则,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新工科要求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培养适应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OBE教育理念,培养适应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用创新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胜任计算机软硬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组织等工作,具备“优品德、强能力、能创新、留得住、下得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过五年专业工作后,能在信息技术行业胜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分析、项目管理和技术攻关等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

三、课程建设

本专业学生突出软硬件结合的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建设,增加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多门课程通过希冀、超星、传智播课以及优慕课等平台建设和完善课程资源,搭建了教学资源服务器。

本专业有省级一流课程2门《计算机网络》和《大学计算机基础》,校级一流课程3门:《数据库原理》、《学科创新创业实践》和《C语言程序设计》,校级精品课3门:《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和《数据结构》,校级金课1门:《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为自治区在线课程。校级特色课程2门:《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C语言程序设计》和《Linux操作系统》。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与级别
《计算机网络》 专业核心课 省级一流课程(2019
《数据库原理》 专业核心课 校级一流课程(2022)、自治区在线课程(2022
C 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核心课 校级一流课程(2021)、课程思政示范课(2024
《操作系统》 专业核心课 校级精品课程(2014
《算法设计与分析》 专业核心课 校级精品课程(2015
《数据结构》 专业核心课 校级精品课程(2015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专业核心课 校级特色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专业实践课 省级一流课程(2021)、自治区在线课程(2021
《学科创新创业实践》 专业实践课 校级一流课程(2023
Java 程序设计》 专业限选课 校级金课(2018),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
Linux 操作系统》 专业限选课 校级特色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2024年)
Web前端开发技术》 专业限选课 校级混合课程(2018
Java Web程序设计》 专业限选课 自治区一流课程(2023

课程体系如图所示:

四、师资力量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共9位教师,其中,在读博士3人,硕士6人,职称结构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1人。

专任教师 职称 主讲课程
耿卫江 教授 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MySQL)、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开发实训
木林 教授 操作系统、汇编与编译、计算机组成原理
凃云杰 教授 数据库原理、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开发、计算机外文文档阅读
陶锐 副教授 单片机技术基础、单片机编程技术实训、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技术、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技术
塔娜 讲师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高级应用
张军 讲师 传感器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基础、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大塔娜 讲师 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
巍丽斯 讲师 算法设计与分析
张荻 助教 数字逻辑传感器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基础、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五、学科竞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积极推行以赛代考、以赛代训的教学模式,旨在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目标。学生每年参加 程序设计竞赛软件设计竞赛两项重要赛事,从中选拔出的精英队员将接受集中培训,并代表学校参加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的竞赛。在过去的三年中,学生们在省级以上的各类赛事中荣获佳绩。

六、实习实训与就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多家区内外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在大四年级进入企业进行集中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先后与浪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连软件园、东软集团、呼伦贝尔天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学生实训、顶岗实习、专业共建等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与北京华晟和中软国际共建行业学院。不断完善毕业生持续跟踪反馈机制,提升就业率。经第三方机构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毕业生对工作总体满意度90.31%。 学院努力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落实《计算机学院课程负责人制度》,不断推进自治区级与校级教学名师、团队及一流课程建设。开展专业教研活动,每学期发布专业教学质量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始终保持着卓越的人才培养成效,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平稳上升,就业质量与专业对口率逐步优化。本系人才持续获得行业头部企业青睐,毕业生广泛就职于区内外相关企业,职业足迹覆盖北京、大连、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区域性数字产业集群。

七、部分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