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26届共计47名毕业生。现对本届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学生培养实行创新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与企业导师(呼伦贝尔天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6名资深工程师)协同指导。工作过程中,校内导师全程把控毕业设计质量,严格审核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论文等关键文档;企业导师则结合行业实践提出选题建议。选题确定采用双向互动机制:指导团队提供前沿性、应用性参考课题,同时允许学生自主申报研究选题,经师生充分沟通、可行性论证及双向选择后,最终确定兼具创新与工程价值的课题,确保毕业设计规范性与实用性并重。
2. 毕业设计工作环节和日程安排如下:毕业设计选题分配,导师分配即师生双选工作应在7月10日前完成;导师应在7月15日前下达指导计划书;学生应在8月15 日前提交开题报告,完成开题;10月10日前完成毕业设计系统开发,初稿提交和中期检查;11月20日前完成毕业设计文档(至少三稿)的提交和审核、导师评阅、评阅组盲审、毕业设计查重,查重合格(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及校内互检均应低于 30%)的设计参加11月30前组织的答辩。答辩未通过的学生参加2025年12月15日-25日组织的补答辩。
3.原则上要求所有学生参加2025年11月底的第一次答辩,若因考研等原因无法参加第一次答辩的学生需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导师及系主任同意参加第二次答辩,所有第一次毕业设计审核未通过的,安排第二次审核及答辩,时间为2026年4月20日-5月15日间。二次答辩没过的,参加下一届毕业设计。
4.导师和学生按照毕业设计流程按时提交相应材料至毕业设计系统(https://cloud.fanyu.com/organ/lib/hlbr),导师负责录入毕业设计题目、提交“指导计划书”、“中期检查表”,审核学生的毕业设计初稿、毕业设计稿、终稿,并对毕业设计稿和终稿进行查重,填写成绩单及完成系统分配的相应工作,学生需要提交“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初稿”、“毕业设计稿”,“毕业设计终稿”,“毕业设计作品”,师生共同完成“指导记录”的提交及审核,答辩小组需提交“答辩记录表”、“答辩成绩评定表”,学生答辩通过后由导师提交所有签名后的电子材料,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签名。
5.毕业设计成绩构成: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占40%,审核组评阅成绩占20%:答辩组答辩成绩占40%,任一项成绩不足60分不能进行下一环节,答辩成绩不合格的进行补答辩。补答辩的设计评阅组不再审核,由指导老师和答辩组把关,补答辩通过的,按照补考成绩只记60分。补答辩没过的,参加下一届毕业设计。
6.学生在毕业设计答辩通过5日内提交终稿进行查重,7日内提交所有材料,指导老师在答辩通过15日内提交所有材料。
7.毕业撰写规范、排版格式、装订顺序等按学院官网发布的“呼伦贝尔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毕业设计内容要求”执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25年6月30日